说起丹东的美食,首屈一指当属叉子,其中尤以孤山米叉子最好,在孤山,米叉 子、酱肉、豆腐脑被冠以“小吃三绝”的名号。
“叉子”在丹东都写成米字旁加一个“叉”,因为打不出这个字,故只能写“米叉”,音为cha(第三声)。尴尬的是,历经几百年传承,现今仍倍受家乡人喜爱的它,尚没被各类汉语字典“认可”。它便是米叉子。“米叉”,是丹东人自己造出来的字。在电脑软件推出拼字功能之前,丹东从大酒店到小餐馆,对于这道常被客人点到的主食,要么靠手写,要么打印成“米叉子”,才能把它体现到菜单上。
丹东小城有这么一说:来丹东不看鸭绿江,算你白来了;来丹东不吃米叉子,算你白吃了。米叉子在丹东随处可见,无论是街头小吃点,还是星级饭店,都能找到它的影子。
米叉子早先是满族人的食品,以玉米为原料,发酵后磨成水面,经沉淀,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头粗细的光滑条状。炒时,一般先把米叉子在凉水里浸泡几分钟,拔了酸气,接着放肉末爆锅,拌以韭菜、葱花等与米叉子搭配,炒出来的米叉子筋道、鲜嫩。
除了炒,米叉子还可以煮,丹东人俗称“汤米叉子”。锅里放少许油,用葱花爆锅之后,放入韭菜、白菜或者其它青菜,略炒一下,加上水,水开后倒入米叉子,煮熟后调味就可以出锅了。
据说,米叉子是由中国古代金王朝时期的女真人最先尝试制作的。照此计算,到今天,它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。
民间流传,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族人在今东北一带建立金王朝后,与周边其他民族战事不断。一位年迈守寡的母亲有两个儿子,都娶了媳妇各自成家。两个儿子从军后,老太太和二儿媳一起生活。某年因为天灾,大地欠收,生活本就拮据的二儿媳家断了粮。二儿媳只好到大嫂家借粮,可她的大嫂只给了倒在泔水缸里发酵碎玉米。那是当时女真人做完淀粉后,要么丢弃要么喂猪的废料。
二儿媳将这些散发着酸味的碎玉米带回家后反复淘洗,磨成水面,之后挤压成面条或炒或煮。没想到,老太太品尝后大赞好吃,一个劲地夸二儿媳不但孝顺还手巧。此事传开后,完颜阿骨打特地前去品尝了这种变废料为美味的东西,并极力在本族推广制作。
到了近代,这位孝顺二儿媳妇误打误撞,以发酵玉米制作面条的方法,已经成了女真族后人,也就是满族人进行粗粮精细加工的最常用技艺。《奉天通志·礼俗三·饮食》中有一段关于满族人制作米叉子(志文中称馇子)的记载:“适逢秋末冬初,家家皆将玉米置于缸内,加水沤泡至酸。捞出,以磨推成水粉。坐清(即沉淀),撇水,则上为精粉,下为粗面。以硝灰(草木灰)吸水,压面成条,遂成馇子。”
11.0万浏览
48.5万浏览
14.5万浏览
45.7万浏览
8.2万浏览
27.6万浏览
19.3万浏览
18.9万浏览
15.5万浏览
16.4万浏览
11.6万浏览
11.0万浏览
9.5万浏览
12.0万浏览
19.6万浏览
9.5万浏览